您的位置:首页 > 案件直击 >
以次充好网售宠物 购买者可要擦亮眼睛
www.yy.liangshanpeace.gov.cn 】 【 2025-03-12 11:17:23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廖安泰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陈博


  近年来,宠物活体作为线上宠物行业新兴类目增长迅速,网购活体宠物,相对实体宠物店,购买风险相对较高,而且宠物是不少当代人的生活伙伴和精神寄托,其意义不单单是一件商品,所以一旦发生纠纷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可能带来了精神伤害。近日,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调解了一起因网购宠物而造成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最终由宠物网售者赔偿购买者32000元。


  2022年7月初,山东的牟某在网络平台“微博”、“小红书”上看到成都市新都区朱某经营的猫舍广告后联系朱某,双方就购猫事宜达成合意,双方通过微信签订了买卖合同。合同载明:“宠物级绝育健康小猫底价11000元。因所售系活体宠物猫,一经购买者验收付款完毕即视为本次交易终结,不退不换......店外任何救治费用均与出售人无关。”合同签订后,朱某将宠物猫空运快递到山东,牟某验收完毕后微信向朱某支付价11000元。2022年12月15日,小猫出现不适,牟某将小猫带到当地宠物医院治疗,发现小猫系先天残疾,肾脏、子宫及卵巢均发育畸形。牟某认为朱某未告知案涉小猫真实健康状况,导致其购猫后遭受一系列经济损失及精神伤害,遂诉至法院。


  法院在审理后认为,朱某对牟某提交的成都某宠物医院医生陈述案涉猫咪存在先天性基因缺陷、被告出售前送猫咪接受绝育手术失败的电话录音未提交有效证据予以反驳。因此朱某出售小猫前向购买者隐瞒交易宠物存在先天残疾且未完成绝育,其未按合同约定向原告交付宠物猫的行为应认定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鉴于牟某购猫后已与案涉猫咪建立了感情,明确拒绝返还猫咪,将关爱残疾猫咪至终,法庭提出了调解建议。


  最终,双方当庭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根据调解协议,朱某赔偿牟某因案涉宠物猫侵权产生的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32000元。


  典型意义


  本案旨在提示消费者在网购宠物活体时应当注意:一是了解卖家资质,尽可能选择正规合法、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二是认真审查合同内容。尤其是必须要求合同中明确宠物品种血统及健康状况以及售后服务保障。三是要保提高证据意识,买家应保存好与交易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如支付凭证、物流信息、治疗票据、聊天记录、照片、视频、通话录音等,以便在纠纷发生后更好维权。同时,也警醒不良商家勿以为在线上渠道销售就能逃脱法律的制裁,经营应当以诚信为本。


编辑:唐玉饶
盐源长安网版权所有